美術報發表丁凱校長文章—淺析線性素描的內涵
- 發布時間:2016-08-10 來源:中國美院美術中心培訓 瀏覽次數:
淺析線性素描的內涵
■丁凱
隨著近年來中國美院對考生要求的不斷提高,招生考試也在不斷改革,隨之而來對廣大藝術類考生的要求也會不斷提高。2013年至2016年,中國美術學院??贾袌D媒專業均被要求以“線性素描”作畫。很多考生對于“線性素描”這一概念模糊不清,不能理解考試要求,甚至出現了一種純白描式的極端作畫方式,導致應試中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。
什么是線性素描
“線性素描”這一提法,并非是基于“明暗”素描的對立,也不是指單純地以“線”來進行素描表達?!熬€性素描”的提出,更重要的是針對當前教條化、模式化的美術考前訓練的弊端。隨著這幾年考前培訓行業的不斷壯大,很多畫室為了保證學生的升學率,出現了些流水線式的教學模式,比如一個鼻子分三個大面分別涂什么顏色然后再分幾個小面等,從而使考卷中趨同性比較明顯,缺失個性。其實從美術院校選拔的初衷而言,優秀的素描并不存在既定的模式,它應是生動、充滿表現力的。既要有極為扎實的訓練,也需要有良好的悟性和寬闊的視野。
“線性素描”顧名思義,強調以“線”造型,著重呈現線條開放、深入、微妙的表達力。對“線性”的狹義理解往往認為線性素描即是線描。其實倡導“線性”,是與以往我們所熟悉的應試素描模式相參照的一種偏重以線為主體,直接、敏感、微妙、深入地描繪物象的寫實素描方式,而非局限在純以“線”描繪的。在這里“線”是主體,她是開放的、鮮活的。
“線性素描”的表現語言是多元的,并不是狹義中的一條直線或曲線,它可以是一條亮色、灰色、暗色等區域帶也可是一種趨勢,有重有輕,有寬有窄等等,并無單一程式。線性素描在強調線的表現力的同時,糅合了結構素描、意象素描、全因素素描的某些元素,表達形象最本質的結構、節奏、質感、色調、透視、空間等關系。線不僅具備獨特的藝術表現力,而且也成為繪畫語言的核心。光影素描是素描體系中的一種,相比較而言,線性素描更直接、自由,更具表現力。線性素描強調對形體結構更本質的主觀處理,減弱光影等偶然性因素,但不排斥利用必要的虛實明暗來表達結構轉折和色調質感。
怎樣練習線性素描
作品能夠打動人,那它一定是來源于對生活中細節的觀察。只有在有一定的理論理解和知識背景下,對物象觀察得越深刻才能越有藝術感染力。所以脫離觀察對象的概念理解是缺少生命力的,同樣,沒有基本的理論理解,觀察也只能是被動地抄襲對象。
在學習前,還需要知道素描的核心是什么。當然,素描的核心是造型。我們作畫時始終要以解決形體為主要目標,無論用怎樣的線表達作品,線一定要放在形體上,要求每一筆要跟著形體走。不需要太多的考慮物象的光影效果,應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客觀存在的物象。
可能很多考生還不理解,一直不停地用線,無光影效果,空間怎么辦?首先要理解幾個關鍵詞:節奏、視覺中心、結構、透視。我們在把握線性素描的空間時離不開這幾個詞,作品表現最基本的是一要有準確的透視關系,二要有黑白灰關系(黑白灰關系和虛實關系有些類似),其次作畫時一定要找出畫面的視覺中心,視覺中心用筆要豐富,畫面其他地方依次減弱,這樣畫面就會有強烈的節奏感,自然空間也就有了。其實在作畫時還要考慮線的變化給空間造成的影響。很多考生有一種誤區,認為在畫人體骨骼時,人體骨骼凸起的地方一定要畫重,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。因為還要適當考慮光的影響等偶然因素,當人體骨骼凸起時受光的影響,凸起的地方是輕的、亮的,凹進去的地方是重點、黑的;線交叉地方是重的、黑的。
總之,在素描的訓練中要多去觀察和感受物象,牢牢把握素描的核心內容,養成良好的觀察方式和繪畫習慣,通過不斷的繪畫實踐產生一種屬于自己的正確意識。
- 關閉頁面 打印頁面